談修行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何進修

 

俗話說:「師父帶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而大家所稱的修行,是包括哪些?值得我們所有同道去探討。

    張大師說:外丹功是雙修的功夫,何謂雙修乃修身與修心。

    首先我們來探討修身:修身在練外丹功者而言,即是修煉丹功,促進身體健康,然而要達到健康,必須勤練,經過一段努力,才可達成健康乃為練功的最大目的,治病乃為健康一段過程,病治好了,身體自然健康,練功時,只要按師父傳授的招式,把握鬆、柔、綿、不用力、心靜、自然的要領,有耐心的慢慢練習,即會有進步,但是真要有成就,仍須突破艱難(見師父著作),去除心障,才會真正有成就。

    談到去除心障,即要談到「修心」,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、在親民在止於至善」,明明德、親民是談修身、修練,而修心即在止於至善。其善有兩種,一為心善、二為行善。心善者,必須戒除私、貪執。消除以自己為中心之思考(逆向思考)方式,為人著想。行善則是樂於助人,包括口善及做有益的事,只是指一個人的心的境界,張大師每次在各種場合講話時,即經常提到傳授外丹功即經常提到傳授外丹功,助人健康,即是行善,然而行善,必先心善,兩者合一方為真善。

    但是「修心」,如何去修心呢?大學之道說:「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」,定靜安慮得,是一個修心的要領,外丹功講求心靜,練功過程中,眼平視,即求靜,不亂想,有定力功、講心定、有安神功講心安,練功過程,師父的話,你聽進了幾成,即領悟思考,即「慮」,慮即開智慧,即開大腦。

    目前一般同道,大部只重視在練功階段,修心階段尚少涉及,一般修心的過程,多從「誠」、「敬」開始,國父說「信仰就是力量」,吾同道練功,要進步,心定之前,要對師父有誠、有敬、然而有信、才會產生動力。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說:『傳給有心人』,那麼我們大家來練功,都是有心人,為何每人獲得的程度不一樣,就是因為每人思考、環境環境、生活、接觸的人,都不一樣,每天聽到的,做的事不一樣,思考方式不同,聽到大師傳授外丹功的經驗,也因時間、地點而不同,產生不同的結果。實際上外丹功只有一個,結果因個人思考方式不同,產生許多差異結果,所以練功,光憑「有心」還是不夠,必須要「用心」,師父說:要懂得外丹功全貌,必須蒐集師父所有著作,以及先進同道匯集個人心得,去蕪存菁,才懂大概,然後按方法,毫不懷疑的去練、去修,才有成就,也就是修身與修心要同時進行。

    在練功的境界中,個人成就要由個人負責,「身與心」、「修與練」,都是從個人出發,俗語說,一命、二運、三風水、四陰德、五自我努力,其中最重要者乃在自我,但是我們所有同道,在自我努力都有,在什麼時後會有成就呢?俗語說:「有福者得之」,有福的人,冥冥中有保佑,而福是什麼?福是靠行善得來,平日行善助人,廣得善緣,朋友樂於相助,有德者自然有福。

    所謂「道」,一般人以為很高深,實際上道只是一條路,人生要走的路,故古人有言:「大道之行、利而不害、為而不爭,故與人爭者,亡。與時爭者,昌。」由此可見,吾道修行,更要修心,練功與行善並重,不與人爭,心平氣和,不抱怨,心中沒恨,樂於助人,時時警告自己,檢討自己,才是進步的動力,才是成功的捷徑。

(轉載89.11.5高雄市我愛外丹功雜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