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開道家成仙的密碼

    —--張志通大師的外丹五境 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世界丹功聯盟主席 黃敏恭

 

      今年暑假,在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,舉辦了一項「微笑彩俑」特展,這項特展是以漢景帝陵墓陪葬品為主題,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不分男女老少,每一尊彩俑都展現出充滿幸福、祥和的微笑,有別於秦始皇陵陶俑的威武嚴肅,他們的神采,透露出古中國人樸實純真、樂天知命的自然和滿足;這兩種陶俑分別表達了中國歷史上二大盛世的民情特質,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武功和威儀,對照西漢文景之治的太平與富裕,散發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榮耀的二道光芒,照耀古今、揚威中外。

      秦始皇的武功是中國法家思想的體現,而西漢文景的文治則是中國道家思想的發皇。回首往事,追憶歷史,始皇帝用商鞅變法,富國強兵、統一天下,功業空前,但傳不過三代即亡國滅朝;反觀大漢以張良、蕭何為師,無為而治、修養生息,竟傳不到三代,在景帝年間就締造了空前絶後的太平盛世。

        微笑的世界,幸福的人生,景帝所治理的國度,不僅延伸到他死後的地底世界,二千一百年後更奇蹟似的再度出土,栩栩如生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,撩撥、撼動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憧憬,這就是道家幾千年來,追尋的意境和理想。在道家的理想國度裡,每一個人神情是祥和的、心裡是輕鬆的、體態是柔軟的、氣質是優雅的。然而這一個國度在人類歷史上似乎消逝許久了,精深博大源源流長的道家學說與思想,從那個年代以後,似乎就不再實踐於俗世,也許人類的歷史本來就是一個反自然的過程,所以返璞歸真、清靜無為的理念,只是道家歷代祖師欲振聾發瞶的晨鐘暮鼓與殷殷期盼。時至今日,物慾橫流,亂象頻生,地球暖化,金融海嘯,價值混淆,是非顛倒,人心苦悶,社會浮動,聞今思古,追憶文景盛世,睹物生情,備加景仰道家前輩之苦心孤詣。

    道家是中華文化的主軸,和儒家、佛家並列三大思想學說,其源遠流長尤勝於儒釋二家,相傳由高上元君傳赤松子,再傳廣成子,史書上記載「黃帝軒轅氏學道於廣成子」;又漢書留侯傳記載「張良曾嘆謂:願棄人間事,欲從赤松子遊耳」;史書赤松子傳記載「赤松子古仙人號,神農時代為雨師」。至東晉時,葛洪著抱朴子內外篇,形成道家丹鼎派,有別於漢末張道陵(張天師)所創的符籙派,一脈相傳以迄於今。

        其立論如老子道德經治國章第五十七云:「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,以無事取天下。吾何以知其然哉,以此:天下多忌諱,而民彌貧;人多利器,國家滋昏;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盜賊多有。故聖人云,我無為而民自化,我無事而民自富,我好靜而民自正,我無欲而民自樸,我無情而民自清。」老子道德經治大國章第六十云:「治大國若烹小鮮。以道蒞天下,其鬼不神。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傷民。非其神不傷民,聖人亦不傷民。夫惟兩不相傷,故德交歸焉」

        上述經國濟世的學說理論,自文景之治大行於世之後,二千年間,隨著儒教、佛教及道教(符籙派)之盛行,丹鼎學說與方法遂流傳於幽巖與山林之間,密而不宣,幾近失傳。

        道家丹鼎派的理論建立在追求自然返璞歸真的人與環境,透過一種對生活環境真摰的感覺,以及對自身情緒純淨的轉化,最後對思想意識無染的提昇,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完美境界,這種成就道家稱之為「仙」,成仙的工具道家稱之為「丹」,透過煉丹而成就仙道的過程稱為「丹功」。

        老子道德經玄德章第十云:「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專氣致柔,能如嬰兒乎?滌除玄覽,能無疵乎?愛民治國,能無為乎?天門開闔,能為雌乎?明白四達,能無知乎?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」

        道家認為「丹」來自體內,不假外求,而最精密的丹爐就是人身,人身難得、正法難聞,六道之中唯有人能修行得道,所以每一個人都應珍惜得來不易的人身,好生修煉,機遇稍縱即逝,得聞正法,更應妥為把握,精進勤修。

        道家進一步指出,煉丹的藥材也來自體內,中醫有云:「真藥醫假病,真病無藥醫」,所有外服的藥都只能治療症狀或促進人體的營衛之氣,病能痊癒不是靠外藥,而是靠自體的免疫及癒合功能。中醫亦云:「氣虛則邪聚,氣邪則病滋」,眾病由氣而起,百藥因氣而生,正所謂:「正氣生丹,邪氣生毒」,情緒影響內分泌,歡喜與沮喪,決定人體免疫功能之強弱,已為現代醫學所証實,情緒屬於氣的範疇, 如何轉化情緒稱為「煉氣」,將受到雜染的氣,修練成純淨無染之氣稱為「煉先天氣」,應用人的身體,依照煉功的法則,讓身心調和,臻於「禪定」之境,引發先天氣動,是為丹功入門。

    老子道德經谷神章第六云:「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;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根、綿綿若存,用之不勤。」

    煉丹的藥材可以大別為三大類,就是道家所稱的「三花聚頂」;第一朵花稱為「精」,也就是現代心理學上所謂的感覺,透過人體的眼耳鼻舌身意,感知周遭環境的色聲香味觸法,經由丹鼎的修煉,練就「視而不見」、「聽而不聞」、「嗅而無香」、「受而無味」、「觸而無感」、「知而不覺」,這一個修煉過程稱之為「煉精化氣」,也就關閉七竅之門戶(修行人稱為閉關),使「精」不外洩,進而轉化為「氣」之謂也。第二朵花稱為「氣」,現代心理學稱為「情緒」,氣有先天,後天之別,人在成長過程受社會環境影響,所產生的雜染之氣及習性,包括七情、六慾、三毒、煩惱等稱為後天氣;修行人透過丹鼎的修煉,將後天氣轉化為清淨、無染、戒定慧、菩提的先天氣,這一個修煉過程稱為「煉氣化神」;第三朵花稱為「神」,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「思維」或「思想」,人的思想受成長環境影響最深,修行人透過丹鼎的修煉,靜慮的過程,也就是追求所謂「外離相,內不亂」的禪定意境,將充滿成見的思想歸零放空,佛家稱為「放下」,道家稱為「虛」,這一個修煉過程稱為「煉神返虛」。「虛」和「空」就是「騰出空間」,讓修行人的心靈空間能夠填入正確的道理,稱為「煉虛合道」,依循悟得的正道,精進修行,返璞歸真,成就仙道,稱為「修道成真」。

        「仙道」的追求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前仆後繼,永不止息的夢想;遠從史載:黃帝學道於廣成子,久而不能成,廣成子曰:「夫心腎之間有真炁真水焉,炁也水也,其中自有真陰真陽焉,合而為可比金石矣。」黃帝大悟,於是修練於崆峒之山而成道。及秦代始皇帝曾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渡海遠赴東瀛訪仙山,求仙丹不遂。又白居易長恨歌中記載唐玄宗懷念楊貴妃,亟思尋求仙人相助,得以謀面解相思苦,所謂「忽聞海上有仙山,山在虛無飄渺間……」。再如漢武帝…乃至明世宗亦皆有尋仙求道之記載。及至今日,「仙」的迷思仍然深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,既神秘又吸引人。

        事實上,在道家丹鼎派論述中「仙」、「仙丹」、「仙山」、「仙人」,其實都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故事,而是真真實實的存在人的身上、人的心中、人的社會。丹鼎派祖師認為利用體內本有的藥材精勤修煉,使後天氣轉化成純淨無染的先天氣,進而昇華為清虛無為、返璞歸真的思惟,就是所謂的「仙丹」。而偈語有云:「佛在靈山不遠求,靈山只在汝心頭,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。」意謂追尋「仙山」其實不必遠渡重洋到蓬萊、瀛洲,也不必到崑崙天山或靈鷲山,「仙山」遠在天邊、近在眼前,就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上,人人都有一個靈山塔,它就在人的頭頂最高處,道家稱為「百會穴」或稱為「靈台穴」,這是就所謂的「仙山」。再者對於「仙人」的存在,道家認為「自性法身,本自俱足,當下見性,立地成仙。」張志通大師常告誡弟子說「一日練功一日仙」,每一個人都有成仙的條件,只要功境達到某種程度就是「仙」,也就是「仙人」,並無任何神秘之處。以上所闡述的道家丹鼎派理論,其實平凡無奇,只要有心,垂手可得,唯一的重點是要有名師指點,耳提面命,依教奉行,精進不懈,才有可能成就。台灣何其有幸,在民國卅八年(西元一九四九年),道家丹鼎派當代宗師張志通攜帶密傳丹冊渡海來台,在瑞芳九份山中潛心苦修十八年,於民國六十年代,傳出外(內)丹功,歷卅年來,修習弟子逾百萬人眾,遍及亞、美、澳三大洲十餘國,使道家傳承,特別是丹鼎派的養生術綿延不斷,深植人心,這是台灣的福氣更加是人類的福氣,讓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,幸獲重現、保存並得以發揚光大。 

        張志通大師承襲了中國道家丹鼎派的正統,他的功法簡要言之,就是「外丹五境」,這個外丹功的五種功境,可以視為道家「成仙」的通關密碼。道家修煉的五大過程:「煉精化氣」就是張大師所普傳的「漢導引」與「外丹十二式」;「煉氣化神」就是張大師傳授給老班資深弟子的「外丹二境—月下行雲」,又稱為「兌脈竅」;「煉神返虛」張大師稱之為「外丹三境—雲開月現」,又稱為「兌炁竅」;「煉虛合道」張大師稱之為「外丹四境—百○○月」,又稱為「兌神竅」;「修道成真」張大師稱之為「外丹五境—五○○判」,又稱為「兌宇宙竅」。以上功法,除需由師父指點之外,更需要按部就班、循序漸進,不能貪功越級追求,否則恐遭走火入魔,誤人害己。

        道家的傳承自漢景帝以後,可謂由「大乘」轉為「小乘」,二千年間,與世俗隔絕,密而不宣,開悟得道者多獨善其身,未能兼善天下,迄至張大師在台灣普傳後,才又由「小乘」轉為「大乘」,由密傳轉為普傳,尤其要求所有弟子無私奉獻、不求回報,使「外丹功法」及「先天正氣」得以流傳海內外,深植百萬人心中,值此世界丹功聯盟成立大會,全球丹功菁英齊集桃園,正是歷代祖師宏願廣傳流佈之際,願全體弟子秉承師訓,全力以赴,繼續讓丹功往下紮根,往上提昇,重新締造文景之治的「微笑世界,幸福人生」。願共勉之,(附道家源流及張大師密碼簡表如后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(附表一)

道家源流略述

 

高上元君赤松子廣成子黃帝黃石公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↗  葛洪(抱朴子)(丹鼎派)    

張良魏伯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→→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張道陵(張天師)(符籙派)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冀東三張→張志通→黃國展等(道家)

道教(天師道 )

 

文字方塊: →

 

文字方塊:       鍾離權  
            呂純陽

 

      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附表二)

張志通密碼簡明對照表

境界  項目

  道 境          

  功 境        

  功 法

  壳 要

  成 就

 一 境

煉精化氣

外丹初階

  漢導引

外丹十二式

先天氣動

全民運動

場地普傳

 二 境

煉氣化神

月下行雲

  兌脈竅

氣游經脈

老班傳授

已臻功境

 三 境

煉神返虛

雲開月現

  兌炁竅

心膂導炁

老班傳授

功法已熟

 四 境

煉虛合道

百○○月

  兌神竅

內視炁行

老班傳授

功境未臻

 五 境

修道成真

五○○判

  兌宇宙竅

耳提面命

功境秘傳

等候天命